中化新网讯 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做好今冬明春电力和煤炭等供应。会议强调,要有序推动燃煤发电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对高耗能行业用电可由市场交易形成价格,不受上浮20%的限制。业内人士表示,这一重大改革将对化工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告诉记者,用电价格市场化是国家的一次重大改革,对化工这样的高耗能行业将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高耗能行业的用电量几乎占到社会总用电量的45%,把高耗能行业用电权交给市场,既能通过市场化手段抑制高耗能行业的产能扩张,也利于电力平衡和低碳发展,有助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及“双碳”目标的实现。
“现在政府强调的是有序进入,尚无具体步骤。但对高耗能行业的电价不加以限制,企业用电将逐渐变成市场行为,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经济能力用电,这样还可以规避‘一刀切’现象的发生。”林伯强说。
“我们听到这个消息了,电价完全市场化从长远来说对企业肯定是好事,有助于推进转型升级,但短期来看企业压力很大。虽然有些化工产品可以逐步向外转移一些成本压力,但也有一些产品的成本是转移不出去的,比如化肥生产成本。”天脊集团销售公司党委书记郑利谈到。
郑利告诉记者,化肥既属于高耗能行业又属涉农行业,在遭遇高电价时,肥价难以向下游传导。因为农民很难承受高肥价,国家对化肥限价保供也有要求。
“因高肥价而减少化肥用量的现象在今年秋季已经很明显了。对肥企而言,一方面高涨的电价承受不起,另一方面还要稳定肥价保供市场,上游被放开而下游又被管住,相当于遭遇‘两头挤’。眼下企业因转型升级在设备和安全环保上的投入持续增加,已经举步维艰,转型升级尚需较长时日才能见效,但电价上涨导致的成本增加却立竿见影,企业压力很大,还希望政府部门能统筹考虑。”郑利说。
也有企业表示,对于此次全国性的能源告急,需要国家有效运用市场化手段和改革措施,一方面提升煤炭保供能力,稳定煤价,通过煤电联动稳定电力供应。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市场化手段加强对用电端的管控,尤其对高耗能行业,用市场化手段倒逼高耗能企业减少用电量,从需求端缓解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既最大限度确保经济发展,又兼顾能耗双控的基本要求。
一家内蒙古氯碱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内蒙古自治区近期出台了关于阶段性放开蒙西地区部分行业电力市场价格上限的通知,明确蒙西地区的电石、聚氯乙烯(PVC)等用电企业与燃煤发电企业在电力市场的交易价格,不再执行基准价基础上可上浮不超过10%的政策。双方市场交易价格完全协商确定,不设置上限。另外,从10月份起,蒙西电网拟对PVC、电石企业电价上调0.25元/千瓦时,蒙西电网电石企业电价将达0.69元/千瓦时,较今年初已经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