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Information category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精密仪器巨头的中国生意经

2015/7/17 10:30:26 次浏览

化工707新闻网讯:作为国际精密仪器及衡器制造商梅特勒-托利多(MettlerToledo)中国区的第二任总裁,现年65岁的罗群依旧踌躇满志。

  这位出生在中国台湾、工作在美国的华人高管,1993年遂了到中国工作的心愿,来到梅特勒-托利多中国公司。
  梅特勒-托利多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士的百年公司,1987年进入中国,现中国区员工已达3000人。梅特勒-托利多提供的解决方案遍布实验室、工业及零售业(商业)的各个流程与环节。
  罗群说,由于梅特勒-托利多服务的是企业市场,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这一品牌,但梅特勒-托利多却是全球排名第一的精密仪器及衡器制造商,去年全球收入约20多亿美元,占全球近20%的市场份额。其中,梅特勒-托利多中国区的年收入已从1993年约700万美元发展到超过4亿美元,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
  现已是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博士学位(DBA)合作项目学生的罗群说,自己欣赏《基业长青》里不事张扬、颇有亲和力并有领导力的企业家,并在梅特勒-托利多付诸实践,他相信“把团队带好,让他们很成功”的领导理念。如今罗群已培训了一支很有战斗力的本土化团队。
  “中国很有可能在明年或者后年成为梅特勒-托利多的全球最大市场。”罗群说,随着中国市场在梅特勒-托利多的全球格局中地位日益凸显,中国团队觉得最有趣的是,“下一个阶段在整个全球公司里面,我们的角色要做挑战,我们将有机会主导很多全球的业务。”
  “怎么样去培养你的人拥有这种全球的视野及经验,这个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罗群说。

  回到中国工作

  罗群出生在中国台湾,后留学美国,1993年一心想回到中国工作的罗群看到了梅特勒-托利多在华尔街日报的招聘广告。
  当时罗群在美国已经是Bowmar Instruments公司的运营副总裁,并曾在特拉科航天(Tracor Aerospace)公司担任过生产总监。
  罗群希望把自己的管理经验带到中国。尽管那时候不清楚中国大陆是什么情形,但学工出生的他很明确地感觉到,梅特勒-托利多所在的行业及其经营的业务,是他所感兴趣的。他说,“我一直希望有到亚洲、到中国工作的经验,我希望找一个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公司,同时我希望有一个工作是能够让我放心地去干的。”
  最终,梅特勒-托利多吸引了罗群。这是一个百年精密仪器品牌,企业大事记上镌刻着衡器的发展史。1901年,亨利·托巴德博士创新推出了全球第一台具备全自动重量和价格显示的店铺秤,开创了托利多品牌,并发展为美国最大的工业及商业衡器制造商。1945年,欧莱德·梅特勒博士发明了令世界瞩目的首台单秤盘替代法天平,并在1973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全电子精密天平——PT1200,引发了全球天平的技术革命。1989年,梅特勒和托利多这两个行业领导者联姻,梅特勒-托利多品牌由此诞生。
  罗群说,梅特勒-托利多是精密仪器的行业龙头,行业蛮稳定,也很稳定成长,且集团公司在管理上,非常尊重当地团队的决策。所以当时花了一点时间去评估后自认为能适应公司管理风格的罗群,就来到了中国大陆。
  初到大陆,罗群很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他说,“我的前任做的工作是开天辟地的,在这种很复杂的环境里面把一个公司弄起来,我的责任是把我接手的公司变成一个世界一流的公司,希望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提升到一个水平上面。”
  1987年,梅特勒-托利多中国公司起初是和常州轻工局下属公司合资成立的公司,在罗群任内的1998年,合资双方达成共识,由外方全部接手来进行管理,梅特勒-托利多从而成为一家彻底的外企。罗群说,“这个产生的效果,是从那个时候起我们可以大幅度投资,在这以前,你任何的投资都要双方同意的,外方想投资中方不见得想投资了,反之亦然。”

  “我们一直不谈价钱”
  作为精密仪器和衡器行业的领头羊,罗群认为梅特勒-托利多进入中国的时机也很“精密”。
  罗群说,现在几乎所有国外比较大的竞争对手都进入了中国,国内的一些公司也越来越强,所以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国内很多企业做生意的方式,就是价格竞争。但凭借较早进入中国的先发优势,罗群认为梅特勒-托利多已悄然建立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尽管1993年,从美国来到中国做生意还有很多不适应,但罗群意识到这同时也是机遇,因为可以提前预测到未来几年市场可能会变成什么样子,所以很多决策是提早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