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Information category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煤化工行业:十字路口求变

2015/9/14 9:32:43 次浏览

    化工707新闻网讯:

  近些年来,发展以煤制油、煤制气为主的现代煤化工项目,是一些煤炭富集地区产业转型的主要方向。但是因其高耗能、高耗水、污染排放等问题,国内对煤化工的争议不断,再加之国际油价大幅下降给煤化工带来冲击。我国现代煤化工似乎走到了十字路口,今后该怎样走,各方意见不尽相同。

  随着煤化工“十三五”规划的脚步越来越近,一度处于众议尘嚣之中的煤化工项目将获得相关政策引导。对此,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尽管有些煤化工项目会被推迟或取消,但从整个大背景来看,中国继续在煤化工上投资的大趋势不会变化。

  据普氏能源观测,近期中国会有35-40%的项目投入集中在像煤制烯烃等煤化工项目上。不过这些项目中,有40%或多或少会被取消或延迟,但长期对煤化工投资不会减少。

  普氏能源资讯石化分析资深主管Hetain Mistry认为,中国发展煤化工具有充分的理由。首先是因为中国煤炭储量充足,也希望实现化工产品的自给自足,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国内煤炭资源解决供应问题。其次,从能源使用结构调整的角度考虑,中国主要的能源消耗渠道——交通行业是以用油为主,所以中国未来会在石化行业以煤代油,同时把石化解放出的油资源投入到交通行业使用。此外,煤化工下游产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处于需求增长阶段,依靠外部进口。

  尽管预期看好,但一个煤化工项目前期动辄数百亿投入、运营后故障频出、环境消耗巨大等问题阻碍着产业发展,遭受不少业内质疑。

  环保压力逐渐扩大

  我国的煤炭资源和水资源呈逆向分布,极不均衡。水资源分布以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一线为界,以南水资源丰富,占78.6%;以北水资源短缺,仅占21.4%,而煤炭资源占全国的90.1%。特别是黄河中上游的晋陕蒙宁四省煤炭资源占有量为全国的67%,但水资源仅仅占全国水资源的3.85%。且该区域约40%属于半干旱地区,人均水资源量还不足黄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的一半。

  由于西部煤炭资源区几乎都位于黄河流域,不仅缺少水资源,还缺乏纳污水体。而煤化工生产的特点是高温高压,必然产生大量的含盐废水,无论何种废水处理技术,盐是无法降解的。黄河担负着流域内生活、生产、农业与生态等多种供水需求,目前盐含量累积已经接近生态红线,如果再不加以严格控制,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将变得很困难。

  石油化工业规划院化工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牛新祥表示,煤化工在争议中艰难前行,争议的焦点之一就是环境污染问题。对煤化工的环保要求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各地也纷纷出台一些实施细则,据初步了解,对于化工包括煤化工都是严上加严。煤化工的三废问题确实是难题,尤其是水。

  “新型煤化工产业的发展需求与其所在地水资源分布情况极其不协调,一但处理不好,就会引发这些地区严重的水资源危机。现在,煤化工的环保投资所占成本比重50%左右,远高于石油化工。节水技术和污水处理技术成为行业发展以及获得效益的关键”。神东天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煤化工工作人员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煤化工废水的组分复杂并且含有固体悬浮颗粒、氨氮及硫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若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水污染并演变为水质型缺水。因此,废水处理是所有煤化工项目都需要考虑的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项目的效益。

  目前,煤化工项目产生大量的气化废渣和锅炉灰渣,多数企业都将这些废渣进行填埋处理而没有进行综合利用,每吨的废渣填埋成本为20~30元。而每吨有机废水的零排放系统无害化处理的成本高达2000元/吨。此前,甘肃一家煤化工企业负责人表示,公司在甘肃平凉计划投资建设的年产180万吨甲醇和7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总投资额为251亿元,环保投资占到了30亿元。

  油价走低  煤化工面临亏损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煤化工专委会秘书长胡迁林曾经指出,近几年,新型煤化工产业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发展这么快,除了我国为保障能源安全而大力推进能源多元化战略,以及为解决雾霾造成的大气污染而力推能源清洁化发展的动力外,还有一个重要推手是煤化工产品的经济性。只要原油维持在每桶80美元以上,煤制油、煤制烯烃等产品就有较强的成本优势。这番话也阐明了高油价对支撑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多家研究机构曾对国际油价与煤化工项目盈利性的关系做过测算,较为一致的结论是:煤制油、煤制气和煤制烯烃产品的盈亏平衡点多在油价65~85美元/桶。原油价格100美元/桶时,煤化工行业一般经济效益较好;而以当前50~60美元/桶的油价计算,几乎所有的煤化工产品均已无利可图。

  “煤化工产品的成本一般分为两部分,厂房、设备等固定成本与原料价格等可变成本各占50%,其中煤炭成本占到30%左右。而石油基化工产品成本构成中,原油所占成本比例接近80%,油价大幅下跌必将带动石化产品成本的大幅下降。尽管价格下跌从原油传递到下游石化产品一定的滞后效应,但许多煤化工企业已经感到不断袭来的阵阵寒意。石化产品价格下跌加速,导致丙烯、苯等产品跌幅较大,与之相关的下游产品也随之下跌。在原油价格大幅度下跌的背景下,煤化工很多品种恐怕都需要重新考虑经济性。”金银岛甲醇市场分析师荆常婷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

  目前我国大多数已投产的新型煤化工项目都处于示范阶段,前期投入巨大,动辄上百亿元,大多数企业在银行有巨额贷款,如果因为油价下跌而减产或停产,企业就要承担更多的偿贷风险。

  一位煤化工内部人士指出,油价的下跌直接吞噬了煤化工企业的利润,特别是那些单纯以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为主业的煤化工企业的日子变得十分艰难。如此低的油价,硬撑着做下去毫无疑问就是亏损,而停产呢,公司就要承担更高的折旧成本和财务成本,同样会影响利润。目前想停也停不下来,的确是进退两难。

  而且,随着中国煤化工新建项目的增加和投资额的增大,项目投资超概算的现象愈演愈烈。统计显示:在近10年建设的煤化工项目中,约一半项目投资超过了概算。其中现代煤化工项目超概算的比例高达70%,有些项目投资甚至超出概算40%以上。

  中国能源学会市场部副主任陈强指出,如果逐一对近几年投资额超10亿元的煤化工项目进行严格审计并按统一口径核准公告,至少会有85%的项目实际投资超过概算。因为一些项目虽然建设期投资未超概算,但建成后因种种原因难以正常运行,使项目竣工验收期一拖再拖,甚至需要更多的资金进行技改、填平补齐或消漏补缺,最终投资额反而会超出概算一大截。换言之,大型现代煤化工项目投资超概算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长此下去,不仅会导致项目盈利能力降低甚至长期亏损、令业主蒙受巨大损失,甚至会迟滞区域经济发展、增加银行坏账,影响整个煤化工行业健康发展。

  提升技术是未来之路

  对于什么才是煤化工的发展方向,胡迁林指出,首先肯定一点,无论油价高低,发展煤化工产业都是中国能源战略转型的必由之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是我国的资源禀赋和能源革命的大背景所决定的,我们还是应该坚定看好煤化工产业未来的发展。

  荆常婷认为,尽管油价不断下跌,但煤制油是煤炭清洁利用的重要方向之一,符合我国国情,是保障我国油气供应安全和推动能源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和现实选择。中国是人口大国,仅靠国内油气资源很难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能源结构中的主力军,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是我国实现高碳能源低碳发展、解决油气资源短缺和能源多元化转型的重要途径。对于煤化工而言,目前是要找到一条健康稳妥的发展路径。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技术层面的提升。

  近日,全国科学院联盟能源分会启动仪式暨煤制烯烃产业高端论坛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举行。与会发言者认为,“十三五”期间发展煤化工技术是国家战略需求,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煤化工未来的发展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升级,从源头上解决发展所面临的瓶颈问题。

  德勤中国化工行业主管合伙人观洋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低油价已经对中国的化工产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其中煤化工项目发展陷入尴尬境地。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化工行业亟待转型。

  中国的化工行业需要继续关停淘汰过剩产能,而企业则需要更多的创新。随着市场环境日益严峻、挑战加剧,化工企业无法再依靠削减成本和清理资产负债表等传统手段提升业绩。要想在当前环境中求生存,企业需要应用高级分析方法,以识别增长机遇,节约成本,并优化资产组合。要在日益动荡与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前行,全球化工企业必须考虑转型。而转型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应对各个方面的变化,包括信息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发现、物料系统商业化、生物科技、制造技术以及跨生态系统协作。

  当前,对于煤化工发展的质疑声一直没断,这说明我们的技术还是难以应对资源和环境瓶颈。现代煤化工要解决排放问题,首先要通过技术进步从源头提升能源转化率。国家应在政策方面加强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建立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条件。未来,煤化工今后还要跟石油化工和天然气化工去竞争,所以真正的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应该是技术驱动型,而不是能源驱动型。企业要明确如果没有煤炭资源的收益,光靠技术是不是还能够有足够竞争力。